導讀:該儀器標準制定發布后,不僅可以規范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生產廠家的生產檢驗標準,讓各種檢測方法的標準具備了可操作性,對儀器實際應用和行業發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標準支撐,也為實驗室的認證奠定了基礎。
儀器信息網訊 2021年6月30日,《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技術通則》團體標準工作組成立大會暨第一次討論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各個工作組成員單位的20余位代表出席。
標準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我國標準化改革創新的重要發展階段,團體標準近年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SCIS)秘書長郭曉維在致辭中介紹說,從2014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就決定做標準化工作。2015年,作為團體標準制定首批試點單位,正式立項開始首批學會標準制定。到現在,不僅建立了標準化工作的規范和工作流程,還建立標準化工作委員會、標準專業技術委員會和超過130人的標準化工作專家庫,一直走在標準建設的前列。目前為止,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已經發布10項標準,其中3項學會標準轉化為國際標準的制修訂項目,1個ASTM的新提案正在起草。
《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技術通則》團體標準于2020年12月正式立項,項目申報單位為北京北分瑞利分析儀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21年2月25日,成立《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技術通則》標準工作組,并開始相關的工作。而本次會議的其中一項重要日程就是《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技術通則》團體標準工作組的線下成立儀式。工作組涉及的14家單位包括北京北分瑞利分析儀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江蘇大學、天津九光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貴州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海軍軍醫大學、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無錫迅杰光遠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農業大學、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經過幾次線上與線下的會議,《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技術通則》團體標準的制定工作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的進展。目前,標準起草小組按照工作組各單位對標準初稿(草案)的返回意見對標準初稿(草案)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形成了《傅立葉變換變換近紅外光譜儀技術通則》團體標準初稿。本次會議中,工作組組長、北分瑞利高級工程師高學軍等分別對標準編寫的前期工作和標準初稿內容進行了介紹?;诖?,與會代表對標準初稿內容進行了討論。
鑒于標準的簡潔性,與會代表建議將術語定義描述進一步簡化,并對關鍵的術語進行補充完善;再次明確技術通則的定位,對部分技術指標的設定進行了取舍;確保標準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大家對本底光譜能量分布、100%線噪聲、光譜分辨率等關鍵技術指標的計算方法、數值設置的合理性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考慮到標準的普適性,大家對標準物質的選擇進行了多方意見征集,并對水蒸氣、聚苯乙烯和“GBW(E)130550可見-近紅外波長標準物質”的可行性方案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此外,大家還對儀器工作條件及使用安全性的描述,相關標準的引用等問題也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為保證標準制定后續工作的有序進行,標準初稿討論之后,大家也對下一步的工作計劃進行了詳細的部署。郭曉維指出,“我們的目的是做出高質量、高水平的標準,并用標準化相關工作助推行業發展。下一步要開啟多種合作,將本項目標準效益最大化?!被诖?,標準牽頭單位北分瑞利總工程師武慧忠也再次明確了項目的分工和進度。按照計劃,預計9月份進行征求意見稿的討論,12月底前完成項目的所有工作。
后記
一直以來,標準都是儀器技術及應用拓展重要的推動力。對近紅外光譜技術而言,近年來已經在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相關的應用標準也在不斷的完善中。據國家標準信息查詢系統,相關的應用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一共有69條,但迄今國內還沒有近紅外光譜儀器的性能測試與檢定的國家標準方法。雖然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針對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的性能測定專門制定了《ASTM E 1994 General principles for technology of fourier transform near infrared spectrometer》,規定了兩個不同水平的性能測試方法,以衡量實驗室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的性能,但是該標準沒有對儀器具體的性能指標、標志、包裝和貯存等作出要求。長期以來,各家近紅外光譜儀器廠商的測試方法均只針對自己生產的儀器性能,采用的方法和標準也不盡相同,致使不同廠商儀器的性能無法進行比較,儀器用戶在采購、比較儀器時缺乏科學依據。
《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技術通則》團體標準結合國內近紅外儀器的實際情況,規定了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器的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和貯存。該儀器標準制定發布后,不僅可以規范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生產廠家的生產檢驗標準,讓各種檢測方法的標準具備了可操作性,對儀器實際應用和行業發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標準支撐,也為實驗室的認證奠定了基礎。而且,還可以促使國內外儀器評價指標標準的統一,特別是可以為相關的儀器招標項目提供切實的評價依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與國際同類產品的整體競爭水平。
[來源:儀器信息網]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